您的位置: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

CCTV慈善之夜丨关注四川省档案学校“授渔助学”

  地门妹妹,现就读于四川省档案学校学前专业,她的家乡在雷波县山棱岗乡大山里。
    第三届“CCTV慈善之夜”展播“善行・寻找爱的故事”从5月6日起,连续30天,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《热线12》栏目播出,每天中午11:59,请记得与好人有个约会。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某一个人,而是一群寒门学子和助他们圆梦的“授渔计划”公益项目。

  四川省雷波县山棱岗乡竹尔村位于大凉山深处,层峦叠嶂,这里的耕地面积少,完全靠天吃饭,当地农民多以土豆、玉米为食,每年他们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四月份去打笋子卖的钱。因为贫穷,大凉山的孩子们普遍上学时间比较晚,而且容易辍学。
 
打笋子攒学费
  地门妹妹是个彝族女孩,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凉山中。家中本来就不宽裕,而母亲下地干活时又被山上滚落的大石头砸伤了腰,失去了劳动能力,一家五口的生计都靠父亲一个人,家中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。地门妹妹还记得自己考上初中那天,父母亲因为凑不出学费而争吵。地门妹妹很难过,但她并不想放弃。为此,当时只有15岁的她每天不得不跟着大人起早贪黑去很远的山上打笋子。

  打笋子要趁下雨,晚上下雨,早上笋子就长得多,那段时间地门妹妹早出晚归拼命干活。靠着自己的劳动,这个15岁的女孩攒出了1200块钱。家里又卖了两亩地、一只母鸡,终于凑够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,她如愿上了初中,但是初中毕业时,18岁的她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。
 
“我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”
  虽然年纪小,地门妹妹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:“我知道如果不读书了,就永远都走不出大凉山。我不想跟其他人一样,那么小就嫁人。我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。”

  也正是因为清醒地知道失学后自己将会面临什么,地门妹妹更加痛苦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一个陌生人出现了。

  这个人就是陈肖宇,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“授渔计划”公益项目事业部主任。“授渔计划”的名字来自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这句话,目的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,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。

  陈肖宇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地门妹妹的情况: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颠簸了六七个小时后,他终于来到了她的家,发现这个家庭一贫如洗,仅有的电器就是两盏白炽灯。他想问些情况,可地门妹妹的父母都不会说汉语,得靠地门妹妹在一旁翻译。

  地门妹妹很幸运地被选为“授渔计划”的资助对象,并顺利进入四川省档案学校读书,喜欢唱歌的她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。

  从此,大凉山里少了一个辍学打笋子的女孩,而未来的某一天在某个幼儿园里,将会出现地门妹妹的歌声。
 
 
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捐款只能救一时之急,而学到谋生的本领,才能从根本上告别贫穷。据了解,“授渔计划”已经资助了来自22个省份、19个民族的3000多名学生,项目规模越来越大,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

愿更多的地门妹妹们走出闭塞与贫穷,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。
“善行”故事展播每天中午11:59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《热线12》栏目播出。5月24日20:05第三届“CCTV慈善之夜”收官晚会将在CCTV-12社会与法频道播出;5月24日22:30第三届“CCTV慈善之夜”收官晚会将在CCTV-1综合频道播出。

晚会将推选出十大“CCTV年度慈善人物”,为弘扬社会道德、促进社会和谐,树立慈善人物标杆,敬请您的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