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 罗丽斯 本刊记者李洪梅 冯薇摄影报道)自大小凉山民族地区启动实施“9+3”免费教育计划以来,凉山彝族自治州委、州政府高度重视,多次召开会议研讨解决实施执行中的问题;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结合自身职责分工,统筹安排、加强管理,积极做好相关工作;承担“9+3”计划的学校主动作为,全力落实政策部署;各驻校(地)干部和教师履职尽责,勇于担当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“9+3”工作按计划稳步实施,有序推进。
为推动凉山州“9+3”工作更上一层楼,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,9月17日,凉山州教体局在四川省档案学校组织开展2020年度凉山民族地区“9+3”免费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及培训会。凉山州教体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李良彬,雅安市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姜建平,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开发合作处副处长向晓东出席会议,凉山州教体局驻成都办事处相关同志、承担凉山“9+3”工作学校相关负责人、凉山州驻校干部等80余人参加,凉山州教体局职成科科长张拉卡主持会议。
会议现场
姜建平致大会欢迎词。他介绍到,雅安市“9+3”接收学校为凉山民族地区学生学习、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舞台,“9+3”学生通过一技之长走上了新的成长道路,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%,雅安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、安定团结做出了应有贡献。
李良彬总结凉山“9+3”计划实施以来的成绩,对“9+3”工作全体参与者表示衷心感谢,对“9+3”工作涌现出的动人故事表示钦佩,对“9+3”工作呈现的多样性表示肯定,对“9+3”工作创新的探索表示欢迎。
他讲到,政府的高度重视、学校的积极配合、老师的无私奉献共同造就了“9+3”成绩,但同时还要继续提高认识,深刻领悟“9+3”政策的意义和目标,深刻理解教育脱贫攻坚的精神内涵,深刻学习职业教育所承担的时代责任。
他指出,“9+3”工作要继续抓重点、难点,在日常管理、就业帮扶、课程设置等方面下功夫,全面推动“9+3”工作良性循环;“9+3”驻校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导、配合、教育的多重纽带作用,让考核机制发挥内驱作用;接下来,“9+3”学校和工作者要积极探索,在因地制宜、因人制宜中走出常态化管理之路。
凉山“9+3”驻蓉联络组负责人王正友在发言中讲到,工作组全体成员积极落实、落地政策,抓好重点、难点,全身、全情投入,尽职、尽心挑起肩上职责,配合学校做好管理工作,筑牢学生安全线,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活动等,为学生成长倾注了一片丹心。
凉山州年年顺利完成“9+3”学生招生计划、单招计划、专项计划、就业计划等各项工作,生源数量和质量提高逐年提高,“9+3”教育政策和教育成绩在州内家喻户晓、口碑很高,这离不开学校的付出,王正友对此表示感谢,并对驻校干部的师德、师风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省档案校党委书记、校长徐宏在发言中表示,档案校作为凉山州“9+3”学生接收学校之一,6年来致力于“以爱育人、以技育人”,助力学生成人成才。学校接受“9+3”工作挑战的同时,也以“9+3”工作为机遇,持续展开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活动、研发学校社团文化活动、拓展学生实训实习平台,特别是坚持“家访活动”增进师生感情、参加“授渔计划”帮扶困难学生,用“爱心”为“9+3”工作引领导航。
四川省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校长薛昌伟、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院长曾建、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副校长刘超军、攀枝花技师学院驻校干部喇依佐、四川省商贸学校驻校干部木乃热打、四川理工技师学院驻校干部汪波健分别作“9+3”工作经验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