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新闻中心 要闻导读

中华慈善日:CCTV-12聚焦四川省档案学校“授渔学子”加多阿合求学路

四川省档案学校档案管理专业2015级4班学生  加多阿合

加多阿合今年18岁,来自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的一个小山村,那里交通不方便,读书的时候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。早上去学校上课晚上要回家,不管雨有多大,雪有多厚,读书一直是小伙伴们永远的希望。

加多阿合家里有六口人,四个人吃低保,是当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扶贫户。加多阿合的父母从来都没有读过书,妈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爸爸也只会写自己的名字。爸爸干农活的时候摔断了下巴和牙齿、二姐和加多阿合的生病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负债累累。

(稚嫩的肩膀,肩负着的是自己的未来和家人的希望)

四个孩子上学,让这个家庭的生活颇为艰难,以至于不得不卖掉自己家的房子来供孩子们上学,可是还是有孩子会失学。大女儿上大学,两个儿子上中学,家里还有年事已高的奶奶,一切的开支全靠父母亲的劳作来挣钱,可是贫瘠的土地怎么都养不活这一家。加多阿合的假期基本都是在工地和工厂里面度过,假期自己能挣两千多元,这样就能减轻生活的压力。

在加多阿合生活的环境中,有很多像他家一样的贫困家庭,也有很多年轻人因读不起书放弃了学业,十几岁就去打工,等挣够了钱就娶妻生子,贫困的帽子似乎永远都摘不去。 

(上学路、回家路,这条路加多阿合走的越来越少)

加多阿合不想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,得知四川省档案学校有授渔计划公益项目的支持,他毫不犹豫的报考了四川省档案学校,并成功就读档案管理专业,授渔计划资助他生活费、被褥、校服等费用。国家已经减免学费,当地政府的特困补助、授渔计划助学金一起算下来,加多阿合不用花钱就能接受职业教育。授渔计划还为他安排好了后续的实习和就业,以及成人大专的课程学习,相信授渔计划能为他打开另一扇窗,让他和他的家人相信,知识改变命运,爱也可以改变命运。 

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(左2)、四川省档案学校校长徐宏(左3)、央视特别评论员张斌(左1)参与今日节目直播,王筱磊(右1)主持节目。

杨农副总干事介绍了授渔计划五年追踪培养,通过“工学一体化”对学生培养的模式,以及帮助学生成为有学历有技能的职业人的意义。徐校长介绍了授渔计划从2014年开始资助的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和变化,评论员张斌解读了授渔计划精准扶贫对四川凉山地区发展的意义。

今年9月5日作为首个“中华慈善日”,中央电视台将举办“中华慈善日”大型公益宣传活动,社会与法频道联合授渔计划推出的“温暖上学路”特别节目展播已经开始。CCTV12频道《热线12》栏目共派出7路记者分赴授渔计划河北、甘肃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北项目学校,为大家讲述7个受助学子的故事,他们当中既有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受助者,也有因职业教育而改变命运的受益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