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学生工作 风采展示

优秀毕业生展播⑦: 读书改变命运,梦想已来——吉达木作

“我一直喜欢、相信这么一句话:‘曾经受过的苦,最后都会以另外一种美好的形式出现。’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,坚持就会胜利,就是在这样的自我鼓励中,我度过了三年中职时光。回过头来看,其实也谈不上苦不苦,累过的时光都成了为梦想努力的时光。”

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姑娘吉达木作(后文称“木作”)在今年5月考上了“9+3”定向计划,从全家人和全村人质疑、

反对到刮目相看,她的委屈、难过、执著、努力都迎来了“胜利”。

2019年9月3日,木作只身前往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报到,却得到学院院长、宣传部长和辅导员的亲自关心。在感动的同时,她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规划:“以前为了不失去读书的机会,我浪费了很多时间来打工赚钱,现在,我想心无旁骛地学习,弥补时间,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。”

这一路走来,她总是以为自己和读书没有“缘分”,但“9+3”职业教育免费计划改变了她的命运。

贫困女孩走出大山

2013年夏天,一直接受内地爱心企业资助的木作小学毕业了。因为家庭经济困难,所有人都不支持她继续读书了。初一开学,木作哭着求来了读书的机会,但“代价”是所有的费用她都得“自筹”。就这样,初中开始,木作就开始一边打工一边读书,早饭是一个馒头、午饭一个菜、晚饭是一颗土豆。但只要有书读就是幸福的,饥饿是什么,好似一点也不重要。

木作排行老三,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。妈妈身体不好在家务农,爸爸在外打工,家里已经欠了几十万元的高额债务。木作明白,想继续读高中就像“白日做梦”,家里最需要的是她能尽快挣钱。适逢内地一批学校到昭觉县进行“9+3”免费教育招生宣传,木作心动了,她实在不想放弃读书的机会,她不想在山里过着早早结婚生子、天天下地劳动的日子。“9+3”学费全免,还有国家补助和学校奖学金!这一点打动了木作的父母,在女儿的哭求下,他们决定再松一次口。哥哥帮木作打听哪所学校教得好、学得好以及就业有保障。在咨询和比较之后,一家人最终帮木作选了四川省档案学校的文秘专业。

木作不怕苦,她早就习惯了打工生活、习惯了饿着肚子、习惯了孤独,但唯一不能习惯的是没有书的慰藉。“家里都这么穷了,读书是浪费时间,周围的人不停地劝我爸妈一定要阻挠我继续读书。到档案校来,让很多人都‘看笑话’地关注我……”但这也让木作更加“偏执”:就是要读书,就是要改写命运!

三年高中生活,木作确实很“累”,但她从来没想过放弃。倔强、执著、努力,成为这个女孩子身上的标签,她不想成为“笑话”,她要成为平凡的“追梦者”。“我的梦想不大,希望通过读书过上好一点的生活,改变身边人的认识,让他们知道,知识的力量有多么大。”

做有心的追梦人

雅安是知名旅游城市,周末或者假期,其他同学都喜欢出去逛街或者旅游,可木作不行,她要在各个打工地点之间连轴转。

这些年,木作看了太多家里人借钱的场景,辛酸的背影让她委屈落泪的同时也发誓要尽全力去改变。到内地读书,她依然没拿家里一分生活费,必须得全部自己解决。因此,在学校的时候,木作一下课就要安排这个时间段去哪里打工、那个时间段去哪里做兼职;而到寒暑假,木作还远去福建、广东打工,近一点也在成都和西昌,她做过服装店、食品店的小工,也做过电子厂三班倒的流水工。“累啊,有时候收工,累得直接躺地下睡着了。”谈起这些故事,木作的语气不卑不亢,好像那样的日子已经成为她生活里习以为常的一部分,“我觉得挺内疚的,因为要担心钱赚不够怎么吃饭的问题,读书的精力就被分散了,当时根本不敢妄想还有机会读大学。”

确实,每日奔波于生活,木作的梦想在一点一点“暗淡”,甚至怀疑自己的坚持有没有意义,还要不要继续读书?她有些心力交瘁。偶尔,她会找个隐蔽的角落哭上一场。幸运的是,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她重新找回了奋斗的意义。

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,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关心,不被周围人理解的我,重新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满怀期待。压力大的时候,是老师开解我、劝导我,让我放下心里的压力为自己的梦想而活。学校各种补助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,我就常常想,如果不努力学习,那我的生活还是改变不了啊。”木作意识到改变的源头在于主动选择。

那时候的木作成绩仍然名列前茅,可她不知道自己的长远目标是什么,不知道要如何规划未来,只是强烈地不想回到山里挖土豆、不想早早就当了母亲。幸亏,“最好的朋友”的陪伴则让她重新站了起来——《平凡的世界》是木作最喜欢的小说,反复地看,总是能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,而哲学类书籍则让木作焦躁的心平静下来。

“班上的汉族朋友也帮我理清未来的规划,她特别有想法,知道自己想做什么、要怎么做,经常为我分析各种职业前景,倾听我的苦恼。还有初中的老师和同学一直鼓励我,不要放弃。别人都在努力,我凭什么放弃?”就这样,木作的梦想“活”了过来。

收获新的人生目标

“活在当下,思考未来。”木作说这是自己来到内地读书,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。

她一直是个坚韧的女孩儿,但以前没有“领路人”,她没有方向。而现在,生活仍然很苦,打工依然很累,但她学会了越挫越勇。她有了新的目标:考上“9+3”定向计划,去读大学,去迎接更好的未来。她要以此证明自己,也想让更多彝区年轻人勇敢去追梦!

高三下学期,好多同学已经出去实习挣钱了,但木作选择了复习考试。家里人询问近况,她谎称自己已经在工作,丝毫不敢透露自己还想继续读书的想法。学校为“9+3”的同学们做好了各项服务工作,包括定向计划的考试复习、语数外和综合技能等,都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提升训练。

木作争分夺秒地学习,想把之前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——可她心里没底,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上——但这也是她继续读书的唯一道路了,如果错过,她将过上山里女孩子最常见的日子,而这样的日子,她想都不愿意去想。努力不负追梦人,木作以美姑县

第一名、四川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定向计划!“幸福,感觉一切都值得了。我将在大学校园里遇到更多优秀的同学,会看见更大的世界。大学期间学费全免,毕业后直接去美姑县工作,家里负担轻了,工作有保障了,‘9+3’计划两次成为我命运的转折点,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。”木作说道,“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时,他们首先是不相信,然后妈妈哭了。面对周围人的质疑,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。”

如果没考上大学,木作自己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开个小卖部。而现在,她可以大胆设想美好的生活,“大学里要做的事情很多,考证、提升综合能力,毕业后还是会回到州里工作,我会好好干,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木作正在西昌一家电子厂打暑假工,她要为大学的生活做“储蓄”。

要有多坚强,才有如今的美好

采访里,吉达木作讲述过去的故事时,语气十分平稳。她是在工作间隙接受采访的,耳畔还有机器运转的声音。

打工成为木作“常态化”的生活,在别人眼里的“辛苦”,在她这儿根本算不得什么。曾经害怕回到一贫如洗的家,害怕妈妈欲说还休的眼神,害怕周围人的指指点点,她一度用打工来远离质疑和喧嚣,这么多年下来,她学会的最强本领就是要做生活的强者。

初中时,木作就去沿海打过工,不知者无畏,为了“养活自己”,她无暇顾及危险。“真正感到害怕的一次是在成都打工,正在为兜里只有36块钱,不知道接下来怎么生活而发愁,恰好又坐错了车,在偏远的郊区下站了。郊区的夜晚四处漆黑,想起新闻里的犯罪故事,我一边无声大哭一边疯跑,直到看到修路工地,才感觉心脏重新跳动起来。”回忆起多年前的这个场景,木作的眼泪夺眶而出,哽咽了。

“挺好的,一切都过去了。”木作不想把“悲情”放大,也不喜欢用这个标签博取怜悯和同情。她说了一句特别成熟的话:“我从来没想过放弃,对于像我这种环境出生的孩子而言,每一次战胜困难都是新的开始。挺过来,就可以更好地出发。”曾经怨命运不公的小女孩已经成为遇强则强的大女生。

对于未来的发展,她不愿去猜测还会有什么困难,因为“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困难,我学到最多的经验就是如何去解决困难”。

生活总是有苦的地方,她云淡风轻地将那些辛苦三言两语倾诉掉,坚定地迈出了下一步。

“初中时我曾因压力大而退学,当时的班主任留下了我,这是命运的第一个转折;因为‘9+3’政策,来到省档案校读书是命运的第二个转折点;考上定向计划则是第三个转折点。”木作的读书故事一波三折,可她从来没有告诉过身边人这些过往,直到家访和考上大学,她的事迹才渐渐被学校知道。木作打心眼里感谢党和国家的“9+3”政策,感谢学校全体师生对她的关爱和支持,同时她也感谢自己的坚持。如果没有遇上“9+3”,她的生活可想而知。

为拓展以“9+3”免费教育计划为基础的深度贫困县人才培养的新途径、新模式,我省从2018年起通过“9+3”高职单招方式,面向“9+3”毕业生安排500名免费定向培养计划。“9+3”高职单招免费定向培养的院校有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、内江职业技术学院、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、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6所高职院校。考试科目为文化知识综合笔试和技能测试(面试)两门,分值各为150分,总分300分。其中,文化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综合知识,由德育、语文、数学三部分组成。技能测试(面试)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技能水平,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。在录取中,按照计划数从高到低顺序录取。被定向培养计划录取的学生大学期间学费全免,毕业后将在自己所填报的地区工作6年,据悉,2018年的录取率不到5%。

吉达木作用努力和坚持书写了自己的读书梦,现在的她已拥有改变命运的知识、技能和机会了。未来,还有更多美好在等着木作去拥抱。